发布时间:2025-05-05 点此:926次
近来,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在网上依然活泼着一些自称能为约束高消费的失期被履行人供给购买机票服务的“黄牛”,声称“包飞包过”。而这些需求此类服务的“老赖”分明有钱,却拒不履行法院的判定,还想经过各种手法躲避履行,躲避法令的制裁。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这些失期被履行人的确经过不法手法买到了票。近来,在北京首都机场已有多人因企图“钻空子”被警方拘留。
网上有人收费为“限高人员”代购机票声称“包飞包过”
被约束高消费的失期人员按规则无法购票乘坐高铁和飞机出行。但北青报记者查找发现,现在网上仍有人收费为被约束高消费的失期人员代购机票。在QQ上仍存在“限高失期高铁”群,有新成员进群,群主或群办理员会发信息让有需求的人增加微信,并声称“一把过,随时出行”。
在该QQ群,有人咨询“美国能飞吗”,群主回复“联络群主出行”。还有多人问询“能否购买高铁票?”“高铁出票有没有被抓的危险?”“限高(约束高消费),澳门航空仍是能够买吧?”“购票成功怎样登机?”还有人问询,能否用护照自己购票,有群成员表明,试过用护照买机票和高铁票,都不可。
增加群主微信后,北青报记者咨询被约束高消费人员能否代购高铁票和国内机票。对方回复“能够”,但只能买机票,无法买高铁票。对方称,只需供给出行人的身份证或护照,能够买东航、南航、上航、吉利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的全价票,需求加700元代购手续费;可购买国航、深航的扣头机票,机票费加上代购手续费约1600至2500元;世界票也能够出,票价以官网票价为准,依据目的地不同,代购手续费从1000元到2000元不等。“一手途径,一把过,可APP验票,真实有效,介绍客户有优惠。”
当北青报记者咨询,买完票后会不会被阻拦,对方称,包飞包过,购票成功后可正常安检、登机,没有其他影响。
另一位机票代购人员告知北青报记者,被法院约束高消费的失期人员经过中介购买高铁票根本不可能,国内航班的票就算有特别途径买成功了,乘坐飞机也有被阻拦的危险。“国内航空公司不可,咱们不代购这类机票”。
找“黄牛”企图篡改护照号购票乘机 机场警方已拘留多名“老赖”
北青报记者从首都机场公安了解到,2023年5月18日,失期人员叶某在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安检时被工作人员查出,其手续不符合相关规则,安检现场的民警敏锐发现了其间的“猫腻”,依法将其传唤至首都机场东区派出所承受问询。
“您好,请说一下您的护照号码?”面临首都机场工作人员的问询,旅客叶某显着慌张起来,“我的护照号码是……”时断时续报出护照号码后,叶某就语塞了。
经过民警进一步查询发现,叶某在运用自己身份证进行购票时,购票渠道提示其为约束高消费人员,无法购票,所以叶某便经过“黄牛”,运用护照并篡改号码欲躲避“限高令”购票乘坐飞机,在安检现场被警方抄获。叶某对其违法行为供认不讳。
无独有偶,2023年5月25日,首都机场东区派出所再次抄获一同失期限高人员经过“黄牛”篡改护照号预备乘坐飞机案子,现在李某已被首都机场警方依法行政拘留。
5月25日9时许,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工作人员在检票过程中发现一名旅客过检时,其护照信息和订票信息不符,存在号码不一致状况,问询原因时该旅客前言不搭后语,工作人员随即报警。接报后,首都机场东区派出所当即派民警赶到现场展开工作。
经查,该旅客李某已被法院列为限高失期人员,无法购买机票乘机。为了能够乘坐飞机,李某经过篡改护照号的办法购买了5月26日北京飞武汉的机票,令李某没有想到的是这一行为被工作人员发现了。在办案区内,李某屡次对自己的违法行为表明懊悔。
随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办理处分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则给予上述人员行政拘留十日的处分。
据首都机场公安局北京首都世界机场东航站区派出所民警介绍,在日常工作中,轻信黄牛,企图蒙混过关的“限高人员”并不在少量。
民警泄漏,在此前处理的案子中,“限高人员”往往经过“黄牛”进行购票,首要办法有两种,一种是从头补办护照,改变护照编码,企图“钻空子”;而另一种办法,便是经过第三方购票软件及其他不合法途径进行购票。以上两种办法购票后的登机牌,往往与正常身份证购票的登机牌有着显着不同。殊不知,“限高人员”这种购票办法归于掩耳盗铃,机场人脸识别系统及民警都会对此类行为的乘客进行进一步检查和信息比对。
民警介绍,失期人员要恪守国家法令法规和相关部分的办理规则,特别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约束被履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则》,不要心存侥幸。经过篡改护照号、冒用别人身份证等不合法办法购买机票等行为不仅是对“限高令”的侵略,更涉嫌构成打乱单位次序、冒用别人身份证等违法行为。
最高法:找“黄牛”买票归于典型的躲避履行行为 严峻的须承当刑事责任
据悉,最高人民法院于2023年5月1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22年全国法院履行工作状况,并回应了社会重视的热点问题。其间,针对一些约束失期被履行人使用缝隙,找“黄牛”买票,乘坐飞机、高铁的行为,最高法相关负责人表明,这归于典型的躲避履行行为。躲避履行、躲避履行、波折履行等拒不履行行为,严峻危害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严峻危害司法公信和社会诚信,是实在处理履行难道路上的“绊脚石”,有必要依法严厉冲击。
最高法相关负责人泄漏,近期,最高人民法院方案将被履行人违背约束高消费规则乘坐飞机、高铁的名单进行全面查询核实,结合查询结果和案子实际状况,依法依规展开冲击举动,包含采纳罚款、拘留等办法,直至追查其拒不履行判定、裁决罪刑事责任。一起,对“黄牛”顺藤摸瓜、露头就打,依法依规展开冲击。
最高法相关负责人还着重,罚款、拘留、追查刑事责任构成一个层层递进的惩戒系统,对不同情节的拒履行为施以相应惩戒,表现强制履行严厉标准公平文明特色。依据法令和司法解释规则,对人民法院的收效判定、裁决,有才能履行而拒不履行,情节严峻,依法构成拒不履行判定、裁决罪的,将遭到刑事处分。未构成刑事犯罪的,能够视情节经过罚款、拘留等办法进行教育、惩戒。对回绝陈述或许虚伪陈述产业、违背约束高消费令等被履行人而言,假如被采纳罚款、拘留等强制办法后仍拒不履行,严峻波折司法次序,危害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的,司法机关能够依法追查其拒不履行判定、裁决罪刑事责任。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戴幼卿
修改/朱葳
相关推荐